然而,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了20亿元91天期央票,尽管只是象征性地量发行,但是这也显示了央行不愿意进一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态度。
高利率凸显银行“钱荒”
昨日,各品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分别为:隔夜Shibor报5.5960%,较前一交易日跳涨78个基点;虽然7天期、14天期和1个月期的Shibor均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回落,但依旧维持在6%左右水平的高位。自本月初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以来,利率水平就一直在高位运行,凸显出银行流动性紧缺的局面。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外汇占款增速的放缓以及央行纠偏货币政策的做法,导致了货币市场利率的走高。“外汇占款增长放缓致流动性释放减少,但同时M2却仍高悬于15.8%,大大偏离年初13%的目标。而市场事后曾对上轮刺激中所谓货币失控诟病言犹在耳,高货币存量导致惠誉调降中国评级之事却已发生,由此,央行压力可想而知,在辣手纠偏行动下终于催生了市场利率暴动。”
除了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近期各家银行纷纷极力找钱的“饥渴”更表明了市场的“钱荒”现状。已然消失了一段时间的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又再度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1个月、45天期、60天期、90天期的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纷纷上扬至4.5%以上,高达5%、6%的也不少见。
“目前,各家银行流动性普遍紧张,同业之间的拆借越来越难,因此对银行来说高息揽储是较好的方式。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国内投资渠道仍相对缺乏,且股市不景气,5%左右的短期理财产品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